產品列表 / products
【WX-BGF11S】山東萬象環境注重產品質量,為每一位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!
在廣袤的光伏電站里,陽光是發電的核心 “原料",但突如其來的暴雨、強風、沙塵,或是云層遮擋導致的光照波動,都會直接影響發電效率,甚至威脅電站設備安全。為破解這一難題,光伏氣象監測預報系統應運而生 —— 它如同為太陽能裝上 “天氣智慧大腦",既能實時捕捉氣象變化,又能精準預測光照趨勢,為光伏電站的高效運行與安全防護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撐。
該系統的核心能力體現在 “多維度監測 + 精準預報" 的雙重保障上。在監測層面,系統通過布設分布式氣象傳感器網絡,實現對光伏電站區域內光照強度、太陽輻照度、溫度、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降水等關鍵氣象參數的 24 小時不間斷采集。其中,針對光伏發電最核心的光照指標,系統搭載高精度輻照傳感器,測量精度可達 ±2%,能捕捉到每分鐘的光照細微變化;同時,部分傳感器還具備抗沙塵、防雨雪的防護設計,即便在荒漠、高原等惡劣環境的光伏電站,也能穩定工作。

在預報層面,系統融合了數值氣象模型與 AI 算法,形成 “短期 + 中長期" 的預報體系。短期預報可精準預測未來 1-6 小時的太陽輻照強度、云量變化,誤差率控制在 10% 以內,幫助電站調度人員提前調整逆變器運行參數,減少光照波動對發電效率的影響;中長期預報則能提供未來 7 天的光照趨勢、極duan天氣預警,為電站的運維計劃制定(如組件清洗、設備檢修)提供依據。更重要的是,系統會結合電站的實際發電數據不斷優化算法,隨著運行時間增長,預報精度還能持續提升。
在實際應用中,該系統對光伏電站的價值尤為顯著。一方面,它能直接提升發電效率 —— 通過精準的輻照預報,電站可提前調整儲能系統充放電策略,在光照充足時最da化儲存電能,在光照不足時合理調配儲能供電,使電站整體發電效率提升 8%-12%。以一座 100 兆瓦的光伏電站為例,每年可額外增加約 800 萬千瓦時的發電量,相當于減少 4800 噸二氧化碳排放。
另一方面,系統還是電站的 “安全防護屏障"。當監測到強風、冰雹、雷暴等極duan天氣時,系統會立即發出預警,聯動開啟組件跟蹤系統鎖止、逆變器停機等防護措施,避免設備受損。例如,在我國西北地區某光伏電站,系統曾提前 2 小時預測到強沙塵天氣,電站及時關閉露天設備,減少了近百萬元的設備維修損失。
隨著光伏產業向規模化、智能化發展,光伏氣象監測預報系統的應用場景還在不斷拓展。未來,系統將進一步融入 “光伏 + 儲能 + 電網" 的協同體系,通過與電網調度系統實時聯動,實現光伏發電的精準并網,助力新能源電力的穩定供應,讓太陽能這一清潔能源發揮更大價值。